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员工发展» 团学建设

【对话精英】浮世里的浮雕——记“雕塑艺术与城市”对话精英讲座

   

  

为增强同学们对雕塑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同学们对雕塑的兴趣,11月22日下午,BEVITOR伟德于文二楼227室举办了名为“雕塑艺术与城市”的对话精英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著名的雕塑设计师安建达老师。作为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他的浮雕作品遍布在中国许多学校和单位。

此次讲座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切入主题,安建达老师从与浮雕作品息息相关的生活趣事引申到如今的城市雕塑,将凝固的雕塑作品幻化为鲜活灵动的生命艺术。

在讲座过程中,安建达老师深刻剖析中国雕塑现状,从他擅长的环境浮雕到个人收藏的架上雕塑,无论是哪一种,我国的雕塑发展都不如外国兴盛,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有显著提升,因此街头雕塑、环境雕塑等的数量开始在中国拔节生长。

安建达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一个现象,即我国公民给许多雕塑“起外号”的问题。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内的比翼双飞雕塑,雕塑的主体是分别向着两个不同方向的男女塑像,其中的女像正好向着成都市方向,因此被赐“雅号”——女的进城,男的下乡。然而很多民众在自顾娱乐之后,却忘记了这种行为其实是对创作者的极大不尊重。艺术的载体沦为浮躁世界的笑柄,这是否是一种悲哀。

著名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潦倒,作品不被欣赏,而他死后,画作却价值千金;现代派画家毕加索是目前唯一一位活着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艺术家。他们人生的遭遇不同,但是对于艺术界的贡献却不可磨灭,因为他们的心始终沉于艺术,不曾脱离。现如今不论是艺术界还是文学界,媚俗现象都屡见不鲜,艺术家、文学家醉心于世俗阿堵,忽视了事物原本的纯粹和实质,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安建达老师说,或许我们应先保障生活,再去追求理想。正如他创作浮雕的事业,通过它来挣钱养家并不可耻,但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更要时刻谨记:万般浮世,淀于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