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普通老员工,他们也是退伍军人。
也许,校园的生活早已让那段峥嵘岁月远去,而两年的酸甜苦辣还依然分明。
这次,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兵珍藏心底的情感和记忆,体味真实的军营。
木台力普•买买提,2015年09月从学校应征入伍。曾先后服役于海军北海舰队,南海舰队。2017年9月返校复学,就读于BEVITOR伟德工商管理163班。现任校国防社社长。
谈起过往,木台还清晰的记得2014年当得知被BEVITOR伟德录取时自己那种单纯的欣喜。
满怀着对未知老员工活的憧憬,他一个人步入了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
初来乍到的他热情满满,不厌其烦地跟别人解释自己长达七个字的名字,不厌其烦地为别人的好奇心科普自己的家乡和民族,他总让别人只叫他“木台”,因为这样显得更亲切。
大学的一切都崭新而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他很快便发现自己正在被另一种风气同化。
从“喘不过气”的中学时代跨度到“放任自流”的大学时代,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懒散,曾最为重视的学习也成了一个不那么迫切的“任务”。
高中的梦想正与自己渐行渐远,努力的方向越来越模糊,人生追求也越来越渺茫。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捱过一个学期,他迫切的感觉自己需要转变一种学习状态,改变生活方式。毕竟这艘人生的航船不能总任它随波飘零,舵还得把在自己手里。
木台说他一直觉得这是上天特意为他制造的机会,学校正好在这个时候开始做老员工入伍方面的宣传,他一个人在宣传展板前站了许久,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2015年9月13日,是他生命中永远不会忘怀的一天。
海蓝色是从小便向往的颜色,那天清晨,他穿上了由它着色的海军迷彩离开了学校。
有些不舍,因为告别的是他曾经那样憧憬与向往的校园;亦有些惶恐,不知道前方在等待的又是怎样的生活。
不过,不管有多少机缘多少坎坷,军营的大门彼时已向他大大的敞开,他即将亲身去验证曾在新闻和书籍中搜寻的有关部队的点滴。
当晚九点,载着他们的卡车就停在了新训基地门口。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精忠报国,舍我其谁!”“走出训练场,就要上战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眼睛里永远有敌人!”
满墙的标语是他们对军营的第一印象,字里行间充斥的战斗精神立刻使这帮小新兵肃然起敬,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而与此同时,他也隐约感觉到等待自己的绝对不比军训时那般简单轻松。“我能受得了这里的苦吗?我能坚持下去吗?”他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
三个月的新训生活转眼就过去了,木台也从一名普通的地方老员工成功转变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在这期间他被授了枪,授了衔,收获了荣誉,完成了蜕变,尝遍了酸甜苦辣,还有了一帮同甘共苦的战友。
枯燥的队列训练,高强度的体能考核,摸爬滚打的战术,打扫不完的卫生,出不完的勤务公差,那么多以前想都没想过的经历,三个月内统统尝了个够。
被批挨罚也成了家常便饭,木台说在那段时间里倘若哪天不被训,晚上不被拉几次紧急集合,都感觉这一天过的特没劲儿……
还记得当时一个星期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周一次的打电话,即使只有十分钟。其次就是去服务社买零食了。
他发现当兵之后的自己竟然是那么地容易满足。
2016年9月1日,“新兵”生涯结束,终于扛了上等兵军衔。
木台说自己之所以把这一天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他把这一天当作他从军一年的生日。这一天,他“一岁”了。
那时再回顾过去的一年时,他总会笑笑说,其实也没那么苦嘛!
一年时间,带给他太多成长,他学会将经历的这些“苦”当作一种“酷”的人生经验来看待。
一位老班长曾对他说过“想上天堂,先下地狱”,这句话他一直牢记在心里,每当感觉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拿它鼓励自己:“我能行!”
那些吃过的苦,现在想来,也真是酷到爆炸。
一年时间,也带给他太多珍贵的收获。
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演习,看到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时,心里那说不出来的激动;岸导部队发射导弹时震耳欲聋的声响也似乎还回荡在耳边;12月份野外驻训时,天空下着雨夹雪,帐篷还有被子都湿透了,大家依然坚持在餐厅帐篷里瑟瑟发抖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场景也时不时在眼前浮现……
这一切,都还记忆犹新。
一个人,当他从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转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时,只会不断要求自己变得更好。
木台的好胜心渐渐被部队激发,下连之后不管是训练还是专业学习,总想着要干得比别人出色,不想输给其他同年入伍的战友。
每天晚上自行加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希望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为了让老班长和连长出任务时能在同年兵的队伍里优先考虑自己,在体能方面就经常单独加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跑步跑第一的成绩让引起了营领导的注意。
他靠自己一天一天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获得了团里的嘉奖,以及“年度优等个人”奖。
是的,他变得更加优秀了,但是军旅生涯还在继续,他也并没有因此而轻易满足。
南沙位于我国最南端,局势紧张。放眼望去四周汪洋大海,常年高温高湿高盐。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是南沙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次偶然的机会木台报名去了南沙守礁,他想:“是时候可以自己做出选择了,机会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要去那里守卫祖国的南大门,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他如愿以偿地到了南沙,将自己的军旅生涯华丽落幕。
“兄弟们,不要忘记我这个新疆战友!”
离开部队的那天早晨,他跟战友们大喊:“兄弟们,不要忘记我这个新疆战友! 若有战,召必回!”
话音刚落,强忍着的眼泪还是滚落了下来。
又要离开一个地方了,有不舍,太多的不舍。
舍不得同甘共苦的战友,舍不得摸爬滚打的军旅生活,舍不得这身让自己为之骄傲的军装。
可是,终究该离开了。
去机场的路上,他们将《南沙卫士之歌》唱响了全程,整整两年,就数这一次唱得最洪亮,最有士气。
那也是最后一次,和战友们一起唱歌了。
总有一段经历,影响成长的足迹。
“想想入伍前的自己,再对比如今的自己,想必这就是所谓的蜕变。”
“两年时间,似乎一切也没怎么变。但我变了,变得刚强,变得有目标,有斗志了。”
“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在部队时的积极心态和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能够尽己所能地给身边的人宣传国防教育知识,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