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BEVITOR伟德“重走茶盐古道,坚定文化自信”暑期实践团队在公司党委副书记樊江涛、团总支书记李艳春的带领下前往云冈石窟和大同博物馆学习参观。
在云冈石窟管委会副主任刘晓权的陪同下,云冈石窟研究院原党支部书记王恒研究员给实践团成员做个近两小时的关于云冈艺术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的讲座。
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云冈石窟的建造历史环境、中西方艺术的交融汇合以及一千多年前北方经济的发展,还知道了晋北地区作为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部起点对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在参观石窟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领略石窟造像、彩绘饰纹、建筑原理的独特风格与创意,感受到到劳动人民创造力的伟大,以及对艺术执着的包容和汲取态度,大家深刻感受到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其传承与创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石窟前面的古车道遗迹前,石板路上两条深深的车辙印痕,告诉后人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这里的车水马龙。在古老的繁华和现今的沧桑对比下,同学们更加意识到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建设新的“丝绸之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更加感受到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过程中自身的责任重大。
下午,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大同博物馆进行参观。从馆中众多的收藏品中同学们看到了曾经的辉煌之路,留存至今的丝路遗珍也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交流融合中的辉煌发展。如今,“丝绸之路”早已超越交通线的定义成为一种精神和象征,而它为人类留下的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倡导也将更加促进这种精神和价值的传播。
参观完毕后,实践团的成员们针对此次“重走茶盐古道,坚定文化自信”之旅做出总结。
公司党委副书记樊江涛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山西晋商文化和精神的研究和学习,实践过程中所考察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浓郁的晋商文化,愿同学们积极汲取知识,不要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殷切期盼。团总支书记李艳春则叮嘱大家勿忘初衷,实践结束之后认真撰写实践报告,为此次社会实践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次社会实践已渐渐接近尾声,愿同学们,用心领悟、及时总结,收获成长的果实。
王法锦:今天我们在大同云冈石窟进行了学习和观摩。王老师深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乃至世界三大石窟,是全体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不是仅仅作为一个佛教的圣地。其中富含北魏鲜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整个云冈石窟可以当做一部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史诗来进行学习和借鉴。这对于我们在当前全球文化多元冲击下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尤为关键。
刘凯铭:今天上午实践团一行前往云冈石窟研究院学习,通过王研究员的讲座使我们透过精美的石雕了解到了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云冈石窟所体现的文化融合。会后参观了云冈石窟,五号石窟和六号石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腊建筑的柱子、西方的造像艺术、少数民族特征的人物形象、大胆的服饰无不体现了北魏时期的开放包容、无不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观赏石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于一段文化融合历史的品味,一尊尊佛像、一个个洞窟,都是一段历史的述说,文化之所谓一脉相承之意就是如此吧。